在那幽绵如丝的时光深巷里,老家仿若一本古旧而厚重的线装书,每一页都散发着岁月的沉香,每一行皆镌刻着生命的诗行,每一个字符都饱蘸着浓浓的乡愁与无尽的眷恋,静静躺在记忆的书架上,待我于幽夜梦回时轻轻翻阅,细细品味。
村口的老槐树,无疑是这部书中最为沧桑的篇章。它犹如一位鹤发童颜的历史耆宿,傲然挺立于岁月的风口,独守着村庄的悠悠过往。那树干,粗壮而嶙峋,恰似岁月挥毫泼墨的巨型画轴,皲裂纵横的纹路里,满满当当都是风雨侵蚀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仿若在低沉地诉说着那些已然远逝的风雨如磐的日子。往昔,盛夏的骄阳似火,老槐树却以其繁茂如盖的枝叶撑起一方清凉世界。儿时的我们,恰似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在那片浓荫之下尽情撒欢。捉迷藏时,那茂密的叶丛宛如天然的迷彩屏障,巧妙地遮蔽着我们幼小而灵动的身躯;丢手绢的游戏里,清脆的歌声与银铃般的笑声交织缠绕,悠悠扬扬地飘荡在每一片绿叶之间,编织成一曲曲至纯至美的童年乐章。而老槐树下,更是村里老一辈人传承历史与智慧的露天讲堂。慵懒闲适的午后,阳光仿若碎金,透过叶间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落在老人们沟壑纵横的脸上。他们手持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晃着,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嫦娥奔月的凄美传说,是牛郎织女银河相隔的忠贞爱情,更是先辈们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血洒疆场、奋勇抗争的英雄传奇。那些故事,恰似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润泽着我们懵懂无知的心田,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开启了我们对未知世界充满敬畏与好奇的大门。彼时,那斑驳陆离的阳光,仿若一群灵动俏皮的金色精灵,在树叶的缝隙间欢快地跳跃、嬉戏,继而轻盈地洒落于我们的肩头、发梢,宛如为我们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璀璨夺目的金色纱衣,将那一段段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映照得熠熠生辉。然而,流光无情,如今的老槐树依旧孑然伫立在村口,只是树下那曾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景,却已如过眼云烟,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往昔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仿若风中残烛,在时光的凛冽寒风中摇曳不定,渐次微弱,终至熄灭,徒留下老槐树那孤寂落寞的身影,在岁月的凄风苦雨中独自凭吊,黯然神伤,那无声的叹息,似在向悠悠天地倾诉着对往昔盛景的深深怀念与无尽怅惘。
沿着那蜿蜒曲折、宛如岁月琴弦的小路缓缓步入村子,错落有致的土坯房便如同一组组古老而质朴的音符,跃然眼前。这些土坯房,无疑是大地母亲以其宽厚仁慈的胸怀与深沉炽热的爱意,精心孕育出的质朴孩子。土坯墙,那是岁月与泥土携手谱写的坚固乐章,承载着生活的千钧重量,每一块土坯都凝聚着乡亲们辛勤的汗水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憧憬,它们紧密相依,塑成了守护家园的坚实壁垒。墙上那或深或浅、纵横交错的裂痕,仿若岁月悄然洒落的斑驳泪痕,默默记录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屋顶的瓦片,一片挨着一片,恰似鱼鳞般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又仿若岁月精心调试的琴键,每当风雨如晦之时,那雨滴轻轻拂过,瓦片便会奏响清脆悦耳、宛如天籁的音符,似在悠悠低吟着一首首古老而神秘的歌谣,诉说着村庄的前世今生。走进屋内,那张八仙桌端端正正地坐落于堂屋中央,宛如一位沉稳持重、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者,默默见证着家族的兴衰荣辱、繁衍变迁与岁月的悠悠流转轮回。四条粗壮敦实的桌腿,犹如大地的坚实支柱,稳稳当当、坚不可摧地撑起了这一方岁月的桌面。桌面的木板,因长期的摩挲与使用,泛出一种温润而内敛的光泽,其上那或深或浅、疏密不一的划痕与印记,仿若一部部沉默无言却又饱含深情的家族史书,每一道痕迹都在默默诉说着往昔在此发生的无数动人心弦、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是祖父在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与挚友对弈象棋,棋子落下的清脆敲击声所留下的历史回声;又或许是阖家团圆的节日盛宴上,亲人们围坐于此,餐具与桌面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温馨纪念,那每一次碰撞,都似在奏响一曲曲家庭和睦、亲情浓郁的欢乐颂歌。桌子的四周,环绕着几把太师椅,它们的椅背精雕细琢着精美的花纹图案,尽管那些雕花已在时光的无情侵蚀与摩挲下,不再那般清晰锐利、栩栩如生,却依然能让人透过那模糊的线条与轮廓,遥想当年的精致典雅、雍容华贵。椅面上的布料虽已破旧不堪,有的地方甚至还打着补丁,却有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独特韵味,仿若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虽容颜已逝,却散发着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智慧与慈祥。每当落座其上,仿若能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的体温与气息仍丝丝缕缕地残留在上面,那温热的触感,仿佛是先辈们跨越时空的亲切抚摸,让人不禁心生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深切缅怀与无尽追思,思绪也随之飘远,沉浸在那些已然泛黄却依然鲜活的旧时光里。
靠近墙角处,一方土炕宛如一位慈祥而宽厚的母亲,以其温暖的怀抱,静静占据了屋子不小的空间。土炕的边缘,以砖石悉心砌就,炕面平整而厚实,给人以一种坚实可靠、安稳踏实之感。炕上铺着的棉被虽已有些年头,颜色也因岁月的洗礼而变得黯淡无光,却被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没有丝毫的杂乱与邋遢,那每一道褶皱里,似乎都藏着母亲的勤劳与对家人深深的关爱。白日里,阳光仿若一群热情洋溢、慷慨大方的金色使者,透过窗户,洋洋洒洒地倾洒在炕面上,形成一片片明亮而温暖的光斑,仿若为炕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暖烘烘、懒洋洋的气息,那气息仿若一双温柔的无形之手,轻轻抚过每一寸肌肤,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慵懒之意顿生。犹记得儿时,每至冬日的午后,我总会像一只慵懒惬意的小猫,惬意地躺在这土炕上,尽情感受着阳光轻柔而温暖的抚摸,仿若被一双无形却无比温柔的大手轻轻拥抱着,那温暖的触感,仿佛能驱散身体里的每一丝寒意,不知不觉间,便悠然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梦中尽是老家的温馨与欢乐,那美好的梦境,仿若被这土炕的温暖所精心呵护,久久不愿散去。而到了夜晚,土炕更是化身为一家人情感交融与心灵沟通的温馨港湾。大家或坐或躺,或靠着松软的被子畅所欲言,分享着一天的喜怒哀乐、趣事见闻。祖母总会习惯性地坐在炕头,就着那昏黄而柔和的灯光,为我们缝补衣物。她手中的针线上下穿梭,动作娴熟而又轻柔,仿若在演绎一场无声而优美的舞蹈,每一针每一线,都似在编织着对家人的关爱与牵挂。那专注而慈祥的神情,至今仍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成为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每当夜深人静,思绪飘回老家时,那画面便会如幻灯片般在脑海中徐徐放映,清晰而又温暖。炕尾通常会放置着几个木质的箱子,箱子的表面镌刻着简单而质朴的纹理,它们静静地待在那里,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收纳着家中的衣物、被褥以及一些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情感的珍贵物件。这些箱子,仿若时光的神秘收纳盒,将家族的琐碎记忆与珍贵宝藏都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使之免受岁月的侵蚀与遗忘,每一次打开箱子,那扑面而来的陈旧气息,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仿若穿越时空,回到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
屋子的墙壁上糊着的旧报纸,早已在岁月的漫长侵蚀下泛黄发脆,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仿若被时光的迷雾所笼罩,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沧桑的面纱。有的地方报纸已经破损,露出了里面粗糙而质朴的墙面,恰似一位衣衫褴褛、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岁月的风雨中略显憔悴与落寞。然而,这些旧报纸却宛如一部部无声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从时事新闻到生活小常识,从明星轶事到农业技术,它们仿若一面镜子,真实而生动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家族的成长历程,每一篇报道,每一则信息,都似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在这斑驳陆离的文字间,感受到岁月的匆匆脚步与历史的厚重沉淀。偶尔,在某个毫不起眼的角落,还能惊喜地发现我儿时调皮留下的涂鸦。那歪歪扭扭的线条与稚嫩的色彩,仿若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一种纯真无邪的气息,仿佛是我对这片空间最初的艺术探索与情感表达,是我童年心灵的率真映照,那每一笔每一划,都似在诉说着儿时的欢乐与梦想,让人在这小小的涂鸦前,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涌起一股对童年时光的深深怀念与眷恋。
在土坯房的另一侧,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木质橱柜,橱柜的门有些歪斜,开合时还会发出“吱呀”的声响,仿若一位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的老者在低吟浅叹,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沧桑。橱柜里摆放着一些日常的餐具与厨具,那些粗糙的陶碗、铁勺、铁锅,虽无精美绝伦的外观,却有着极高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它们伴随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充满生活气息与烟火味道的厨房乐章。每至做饭时分,灶膛里的火苗熊熊燃烧,欢快地舔舐着锅底,母亲在橱柜与灶台之间往来穿梭,如同一台精准而高效的机器,熟练地拿起所需的器具,为家人烹制出一顿顿美味可口、饱含深情的饭菜。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与屋内的烟火气息相互交融,构成了一种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家的味道,这味道,仿若一根无形却坚韧的绳索,将家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忆起这味道,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愁与眷恋,那味道似在舌尖缠绕,永不消散,成为了游子心中对家最深切的思念与牵挂。
抬头望向屋顶,能够看到一根根木梁纵横交错,仿若一张巨大而坚固的蜘蛛网,支撑着整个屋顶的重量。木梁上挂着一些熏制的腊肉与农作物,它们在屋顶的阴影下散发着独特而浓郁的气息。腊肉的油脂在长时间的悬挂过程中,偶尔会滴落到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油斑,仿若一颗颗晶莹的泪珠,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富足,每一滴油脂的落下,都似在记录着时光的痕迹,让人在这细微之处,感受到生活的平淡与真实。而那些挂着的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则宛如一串串丰收的果实,为屋内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乡村气息与生活色彩。它们不仅是食物的储备,更是老家富足与安宁的象征,让人在看到的瞬间,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对生活的感恩与满足之情,仿若被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所包围,倍感幸福与安心,那景象似在展示着老家的生机与活力,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热爱与敬意。
老家的院子,无疑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欢乐天地。角落里,搭着简陋的鸡舍、鸭棚与鹅圈。清晨,之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公鸡便抖擞着精神,引吭高歌,那嘹亮的啼声“喔喔喔——”,恰似洪钟乍响,雄浑嘹亮,如破晓的先锋,以锐不可当之势,决然划破夜的深邃寂静,将沉睡的村庄从酣梦中唤醒。它身姿英挺,鸡冠似燃烧的烈焰,昂首阔步间,每一声啼叫都充满力量与自信,仿若在向广袤天地昭告新的一日已然降临。母鸡们则步态悠然,在院子里闲庭信步,身形圆润,羽毛蓬松而柔软,恰似一个个毛茸茸的团子。它们低头啄食地上谷粒时,“咕咕咕”的叫声轻柔而和缓,仿若在彼此低语,分享着生活中的细微琐事与温馨点滴,或许是在探讨哪方土地隐匿着更为丰饶的美味,又或许是在交流孵育后代的心得体悟。鸭群则拖着肥胖且略显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朝着院子中央的小水洼行进,那“嘎嘎嘎”的叫声,仿若一曲诙谐的行板,似在相互招呼,又似在倾诉对水泽的热切向往。待其入水,瞬间灵动非常,鸭脖优雅地弯曲扭动,时而如敏捷的潜行者,悄然潜入水下寻觅食物,时而似欢快的舞者,轻盈浮出水面抖落满身晶莹水珠,彼时那清脆的“嘎嘎”声,仿若水之精灵的欢歌笑语,在水面悠悠回荡。大白鹅最为高傲,周身洁白如雪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若一群身披圣洁铠甲的威严卫士。它们踱步时,步伐沉稳而庄重,“吭吭吭”的叫声,高亢而威严,仿若帝王的敕令,不容置疑。一旦有生人贸然靠近,便会引颈长鸣,双翅奋力展开,仿若要以磅礴之势捍卫领地,其模样甚是威武,双翅扇动带起的微风,都似在彰显其不容侵犯的威严。我与小伙伴们常于院子里追逐鸡鸭,看它们惊慌逃窜,那慌乱的模样与急促的叫声,常引得我们笑声如银铃般洒落。或以谷粒逗引,看它们争抢,心中满是恶作剧得逞的窃喜。
村后的田野,是我儿时的欢乐宝藏。春日,油菜花如金色海洋,波涛起伏。我与小伙伴们在花海中穿梭,追逐蝴蝶,春风如温柔的母亲,轻拂脸颊。蜜蜂嗡嗡,似花海的心跳,奏响春的旋律。我们折下油菜花杆编花环,戴在头上,互相打趣,欢笑声在花海中回荡。夏日,麦浪滚滚,麦香醉人。全家出动收割麦子,汗水湿透衣衫,却遮不住丰收的喜悦。我们在麦田里寻觅麦哨,吹出清脆声响,比赛谁的声音更嘹亮悠长,那麦哨声,似在诉说着对土地的热爱与感恩。秋日,玉米地如青纱帐,我们钻进其中掰玉米,感受收获的充实与满足。玉米杆是捉迷藏的天然屏障,欢声笑语在其间此起彼伏。冬日,田野银装素裹,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雪球如流星般飞舞,寒冷被欢乐驱散,只留下童真的快乐在雪地上闪耀。
梦里老家(散文)
编辑:小美
时间:2025-01-16 18:18:20
上一篇:英雄的弓(散文)
下一篇: 曾经的天花板(散文)